三模式架構

三模式體系結構也稱為ANSI/SPARC體系結構或三級體系結構。
該框架用於描述特定資料庫系統的結構。
三模式體系結構還用於分離用戶應用程式和物理資料庫。
三模式體系結構包含三個級別。它將資料庫分為三個不同的類別。

三模式架構如下:

在上圖中:

  • 它顯示了DBMS體系結構。
  • 映射用於轉換各種資料庫級體系結構之間的請求和回應。
  • 映射對小型DBMS不利,因為它需要更多時間。
  • 在外部/概念映射中,有必要將請求從外部級別轉換為概念架構。
  • 在概念/內部映射中,DBMS將請求從概念轉換為內部級別。

1. 內部級別(Internal Level)

  • 內部級別具有描述資料庫的物理存儲結構的內部模式。
  • 內部模式也稱為物理模式。
  • 它使用物理數據模型。 它用於定義數據如何存儲在塊中。
  • 物理級別用於詳細描述複雜的低級數據結構。

2. 概念級別(Conceptual Level)

  • 概念模式描述了概念級別的資料庫設計。 概念級別也稱為邏輯級別。
  • 概念模式描述了整個資料庫的結構。
  • 概念級別描述了要在資料庫中存儲的數據,還描述了這些數據之間存在的關係。
  • 在概念級別,隱藏了內部細節,例如數據結構的實現。
  • 程式員和數據庫管理員在此級別工作。

3. 外部級別(External Level)

  • 在外部級別,資料庫包含有時稱為子模式的幾個模式。子模式用於描述資料庫的不同視圖。
  • 外部模式也稱為視圖模式。
  • 每個視圖模式都描述了特定用戶組感興趣的資料庫部分,並隱藏了該用戶組中的剩餘資料庫。
  • 視圖模式描述了最終用戶與資料庫系統的交互。

上一篇: DBMS架構 下一篇: 數據模型架構和實例